宜兴沧浦社区慈善绿洲 汇聚涓涓暖流
“我妈妈患有白血病,基金每年都能为她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近日,说起沧浦村慈善基金,住在宜城街道沧浦社区沧浦家苑小区的李玥满是感激。像她母亲这样受到沧浦村慈善基金救助的情况,在沧浦社区不胜枚举。每年张贴在社区政务信息公开栏内的救助公示,已然成为社区最暖心的“大红榜”。沧浦社区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沧浦村,是一个典型的村改居社区。此前,沧浦社区通过成立沧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造血能力”,但依然面临困难群众多、救助资金紧张等问题。“在没有成立沧浦村慈善基金前,分配给困难群众的救助资金每人仅几百元,实在微不足道。”沧浦社区党总支书记薛卫平说,2018年,以“专款专用”为原则,沧浦社区成立了宜城街道首个村级慈善基金——沧浦村慈善基金,以帮助因病、因残、因灾致困的群众尽快走出阴霾。
万事开头难,基金成立之初,善款从何而来?2018年11月,沧浦社区联合沧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沧浦各界发出倡议:踊跃加入行孝善、积仁德行列。对此,沧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当表率,共计投入250万元用作善款。但社区里的企业家心里始终还有顾虑,这笔钱怎么用、怎么管是个大问题。一张说明单解了企业家的心头惑:慈善基金募集的善款交由市慈善基金会管理。随后,在多名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下,市恒畅橡塑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加入募捐队伍。在募捐队伍中,更不乏一些平凡的身影,沧浦社区工作人员张红琴就是其中一员。“张红琴家庭并不富裕,家里老人身体也一直不太好,又有孩子要照顾,平时生活节俭的她,一到捐款的时候总会拿出一些钱来。”沧浦社区居委会主任吴艳说,正是因为这些“热心肠”们,慈善基金最终筹得善款502.87万元。
慈善基金成立后,如何让其发挥出最大效果?针对善款分配问题,社区爱心人士聚在一起商量出一套方案,决定将资金一部分用于困难救助,一部分用于群众的高额医疗报销,分别为五保户补助和大病医疗补助。但这也引起了社区群众的议论,如何来划定重疾人员并合理分配补助金额?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沧浦社区及时调整了补助标准,将医疗补助范围统一为凭医疗费票据申报,对自费部分,按照“5000元至20000元”“20000元至50000元”及“50000元以上”三个等级,分别以10%、15%及20%的比例进行救助,上不封顶,这一补助标准赢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我没有退休金,只有农保,看病花了好几十万元,基金帮我报了7万多元呢。”66岁的沧浦社区居民朱梅云不久前做了心脏瓣膜手术,现已康复,每每向别人谈起病情,她总会把慈善基金对她的帮助挂在嘴边。
截至目前,沧浦村慈善基金共计支付救助款近87万元,累计帮助298人。与此同时,慈善基金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吸引了慈善捐赠艺术品拍卖等活动在沧浦社区举办。下阶段,沧浦社区将尝试基金扩容,力争达成募集善款1000万元的目标,努力为更多困难群体帮扶托底。
(来源:宜兴日报)
为他们点赞!! 为他们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