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发表于 2023-1-19 14:33:34

电池续航重大突破!宜兴籍科学家又一新发明!

电池
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
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
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重大突破
宜兴籍科学家、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黄富强领衔发明了
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大幅提升续航能力

该研究由黄富强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巨、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董岩皓合作完成,相关成果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在线发表。


http://pic.dataodu.com/pic/20230119/1674109929178230187.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3BpYy5kYXRhb2R1LmNvbS9waWMvMjAyMTEyMjMvcWlfbml1XzE2NDAyMzczNzg2OTVfNzE1Xzc4NV85MTkucG5n/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高电压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电压的升高,锂电池容易出现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破裂、电解液分解、电池内部产气和体积膨胀等安全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渗镧”离子交换制备新方法,巧妙地在正极材料表面包覆了仅有几纳米厚的超薄钙钛矿“保护层”,显著提升了材料在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


http://pic.dataodu.com/pic/20230119/167410995144241542.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3BpYy5kYXRhb2R1LmNvbS9waWMvMjAyMTEyMjMvcWlfbml1XzE2NDAyMzczNzg2OTVfNzE1Xzc4NV85MTkucG5n/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自然·能源》审稿专家认为,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了一种三维应变钙钛矿包覆锂电池层状正极材料的“准外延”结构设计新思想,其独创的“渗镧”制备新方法十分亮眼。研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实现了超薄钙钛矿纳米层的高度均匀性包覆,可调控性强,有效抑制了材料中氧气的释放,这是目前产学研界已知包覆方法难以实现的。
此外,“渗镧”制备方法还具有优异的普适性,简单优化后即可实现高电压钴酸锂、高镍三元、无钴富锂锰基等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制备,破解了部分正极材料难以产业化的长期难题,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可大幅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宜兴籍科学家 黄富强


http://pic.dataodu.com/pic/20230119/1674109984741862143.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3BpYy5kYXRhb2R1LmNvbS9waWMvMjAyMTEyMjMvcWlfbml1XzE2NDAyMzczNzg2OTVfNzE1Xzc4NV85MTkucG5n/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黄富强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担任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储能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无机固体化学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 Mater.、Nat. Energy、Nat. Phys.、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发表SCI论文600余篇,H因子95,他引超35000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获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国外15项)。
主持科技委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以及产业化等项目4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目(2016、2019年)。


来源:新华网 看宜兴

阳羡小白龙 发表于 2023-1-28 13:48:14

这种人才不去美国深造可惜了

爱你的小猪 发表于 2023-1-19 18:55:01

这几天都是我家黄姓家的骄傲。

悦影飘逸 发表于 2023-1-22 09:42:41

{:face_068:}{:face_068:}

yxhyps 发表于 2023-1-29 11:03:29

把这个乡贤的电池项目引进宜兴开发区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池续航重大突破!宜兴籍科学家又一新发明!